上大学的时候,每当寒暑假回家,我常常会在电脑前打DOTA,一玩就是大半天甚至一天。
我的父亲还算是比较开明,但看到我长时间在玩游戏,也会觉得不开心,于是就问我“为什么一直玩游戏,这个游戏到底有什么好玩的”。
不玩游戏
讲真的,这么直接而本真的问题,反而让人有点难回答。
直接说“就是好玩啊,我喜欢”,会显得很肤浅,但是弯弯绕绕的似乎也找不到一个在父母心中比较“政治正确”的回答——
因为可能下一句就是“玩游戏能当饭吃么?”
但我还是找到了一个还算过得去的理由:
“宿舍里和班上的同学都玩,如果我不玩的话,很容易就被孤立了,你看,现在我们就在一起玩,就像以前一起踢球打球一样。”
这个理由或许不能说服家人,但是也算是能够搪塞过去,毕竟父母大多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合群吧。
数年之后,我在回头看,有些惭愧——毕竟和现在的游戏影响力相比,当年不玩某个游戏或许是有些“不合群”,现在不玩游戏,则怕是真的是要被“边缘化”。
无论是每日活跃度5000万之巨的《王者荣耀》,还是引爆潮流文化的《绝地求生》,以及多年以来全球达到恐怖统治力的《英雄联盟》。
这些话题游戏惊人的玩家数量一次次告诉社会——游戏真的不再是一个小众自嗨的文化。
而如果具体到年轻人群体,尤其是学生,不管小学中学大学,如果你不玩游戏,很有可能你连能够聊天的朋友都很难找到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