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人民日报炮轰某些视频网站吃相难看,制定不合理的收费标准。但其实在我看来,人家这种一个月几十块的收费真的是很便宜啦,与国产手游开发运营商的手段相比较!中国的那些手游公司才是正儿八经的销金窟,喂不饱的饿狗,吃相要多难看有多难看。
不错,策划,建模,运营,客服,这些都需要玩家的人民币来支持,但有的游戏那种收费模式和效果呈现真的是恶心到了极点。
说实话,中国的游戏公司垃圾得我不想多说什么,几乎没有像上古卷轴,生化危机,寂静岭这种从配乐到故事背景,再到剧情深度都无懈可击的优良大作。
没有公司愿意去用心的做单机游戏,最常见的模式就是诱发玩家恶性竞争的RPG手游,尤其是坑钱的东西!
如果不是为了和朋友一起玩,我也根本懒得碰。那么,国产RPG手游为什么越来越烧钱了呢?
恶心的抽奖模式
SSR,欧皇,非酋这类词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诞生的,那么,为什么抽奖模式会被如此多的游戏商使用呢。
首先 ,抽奖可以模糊游戏道具成本。比如一个道具如果是300人民币直接购买的话,那么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很清晰的界线,这是否在他的预计支出范围内。
但如果设置成抽奖的模式,变成100到500的价格区间,那么这其实是在模糊玩家的成本规划,因为这是所谓看概率的。
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是欧皇,就像每个人都觉得意外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一样。但最后还是很多人会被坑一把。
同时,这种完全没有实际成本的虚拟游戏道具是永远不会弄亏的,吃亏的不是游戏商,而是那些付出更大的代价才搞到同样道具的其他玩家。
竞拍道具
竞拍道具是抽奖模式的一个加强版。某些游戏会将强力道具以竞价的模式发布出来,当然这基本也是土豪才有力气进去掺和的了。但不管怎么说,吃香相当难看。
不断推出新道具,暗中修改旧道具
这也是一些吃相难看的游戏商惯用的手段。
这就是所谓的充钱只能让你暂时强大,一直充钱才能一直强大。
为了诱使新玩家充钱,游戏商自然会推出各式各样的新功能道具,某些属性自然是可以压制旧的道具。
最后,如果一些充钱玩家想保持优势的战力数据,就得不停更新装备给游戏公司送钱。其实就和销售一样,每个公司都会不断削弱销售经理吃的老客户的单子的提成,刺激他们不断去开发新的客户。
不断开发新的氪金项目,最后叠加属性,做成养成类游戏!以某款战舰游戏为例子,影响最终输出的因素都有哪些呢?
船是肯定的,其次还有武器,武器有好坏,还有成员,指挥官,配件,宠物,皮肤等等,每一个都是需要玩家大量投入的。不管是金钱还是时间。
这就像CF其实本来做的好好的,但是英雄级武器这种东西出来后我就越来越提不起兴趣了。
RPG手游做成长期养成类的,也会导致老玩家不断充值,新玩家账号上的数据和老玩家差异过大,都不愿意投入。所以是新人不愿意投入,老玩家骑虎难下,有的止氪退坑,这也是大家都吵着国产游戏不好玩的原因之一。
转载:今日头条/普鲁士之魂